查看原文
其他

兴文武、重致用,杨度医民救国的“倔”与“择”

观潮君 观潮的螃蟹 2024-04-29
湘潭市雨湖公园,冬日阳光洒在一位手握书卷、身着长衫的“书生”脸上。
这位“书生”,是近代名人杨度。
其雕像背后,一组浮雕展示了他的人生色彩。

▲湘潭雨湖公园杨度雕像。

纵观杨度一生,“选择”二字或许是他最为鲜明的标签。
他参与维新变法,力主清末立宪,后支持孙中山,最后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。
他看似“善变”,实则内心坚定,想施展抱负医民救国。
近日,观潮君走进杨度故里,感受这位“旷世逸才”的人生故事,以及杨氏家风对其的影响。

▲视频:田萌 任晔

始于湘军世家的文武之道
“若道中华国果亡,除是湖南人尽死。
100多年前,杨度以一首《湖南少年歌》,道尽了湖湘儿女的爱国之情和湖湘精神中忠诚、担当、图强的鲜明底色。
而他自己的故事,则要从湘潭石塘说起。
1875年,杨度出生在一个湘军家庭。因父亲早亡,伯父杨瑞生便承担起父亲的职责,抚养杨度兄妹。杨瑞生早年跟随祖父参加了湘军,后曾任湘军总兵。
“杨度属于正宗的湘军后代。”湖南大学杨度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聘任研究员何歌劲介绍,因为家境相对富裕,少年时代的杨度是在优质的教育环境中成长的。
“湘军家族的教育重文也重武。”何歌劲告诉观潮君,杨家不培养单纯意义上的武夫,而是有勇有谋、能文能武的大家,同时讲究学以致用。
▲一组浮雕基本展示了杨度的人生色彩。(图/陈杰)
时至今日,经世致用之风依旧是杨氏家族重要的家风传承。
杨瑞生不仅聘请老师给杨度三兄妹及其他子侄上课,还把杨度带到了自己的军营,杨度在军事谋略上也受到了熏陶。
“湘军世家出身的孩子,本身就有着湖南人‘吃得苦、耐得烦、霸得蛮’的倔驴子性格。”湖南省楹联家协会监事长张绪军认为,杨度自小接受湖湘文化熏陶,懂得了入世有为、事在人为的道理,逐渐有了建功立业、经邦济国的志向。
“也正因为杨度心中有着‘复兴中华、矢志不移’的目标,后来他即使背负骂名,也始终不拘小节,为国家强大不断探索。”张绪军说。
“杨度曾因连续发烧而暂停学习,他母亲知道后严厉批评了他,让他感到非常羞愧。”何歌劲介绍,杨度学习非常勤勉,每年的春节都是在读书中度过的。
受家庭影响,杨度的弟弟妹妹同样表现出傲人的才华。弟弟杨钧成为了知名书法家、篆刻家;妹妹杨庄多才多艺,著有《湘潭杨庄诗文词录》传世。兄妹三人被称为“湘潭三杨”,是湖南近现代史上的名人。
1892年,17岁的杨度考中秀才,18岁中举人,却在接下来的两次会试中落榜。杨度也因此认识了康有为、梁启超等人,并参加了“公车上书”。
同年,杨度拜入王闿运门下,学习“帝王之术”,也就是辅佐非常之人成就霸业。
王闿运的“帝王之术”深深影响了杨度,“他不仅促使杨度积极入世,也催生了他的相关思想,更成就了杨度的求索人生。”张绪军说。
此时的杨度,寄希望于清廷的改变,但现实给了他沉重的打击。杨度逐渐明白,清廷无法实现他的抱负,于是开始阅读西方书籍,并自费留学日本。
在日本,他先后认识了孙中山、黄兴等人,且是黄兴和孙中山认识的介绍人,间接促进了同盟会的成立。
也就是在日本,杨度写下了能与梁启超《少年中国说》媲美的《湖南少年歌》,其鼓舞人心的力量一直延续至今。
“这句话很多人读成了‘除非湖南人尽死’,但实际上正确的读法应该是‘若道中华国果亡,除是湖南人尽死。’”何歌劲告诉观潮君,中国传统诗词讲究平仄,“用‘除非’并不合格律,所以应为‘除是’,但其意义是相同的”。
一位倔强的爱国主义者
当观潮君联系到杨度的次孙杨友麒时,这位89岁的老人虽听力不太好,但声音洪亮、精神矍铄。
杨友麒这样评价祖父杨度,“梁启超在《诗话》中推荐杨度为‘纯粹之湖南人’。在祖父身上,‘湖南犟驴’的脾气也是最典型的。他虽然一生纵横政坛,但本质上是一个倔强的书生,而非一名政客。”
在张绪军看来,杨度的这份“倔”,或许与父亲早逝的家庭环境也有关系。
而杨度的“倔”,也影响了他人生的众多选择。
二十世纪初,英、德、日、俄等列强都施行君主立宪制,这给了寻找强国之路的杨度以启发。
杨度起初支持君主立宪,随着清朝衰亡,他加入到袁世凯麾下。
“杨度虽与孙中山交好,但政治理念不同。两人约定,谁的路走得通,就支持谁。”何歌劲告诉观潮君,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,杨度并非追求“建功立业”,而是寻求救国之路。
君主立宪这条路注定走不通。“得失悲欢一梦醒”,在袁世凯死后,杨度学佛参禅。
“即使遁入佛门,杨度也在寻找救国之路。”何歌劲说。
1922年,应孙中山邀请,杨度转而支持共和,为共和而奔走。

▲杨度故居遗址。

也就是在这期间,杨度认识了李大钊,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。在与李大钊的交往中,杨度逐渐意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。
“可以说这个时候,杨度找到了真正的救国之道。”何歌劲说。
李大钊被捕后,杨度变卖家产解救。李大钊牺牲后,杨度又变卖家中首饰,接济牺牲的革命人士的子女,留下了“毁家纾难”的佳话。
1929年,杨度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直到1931年去世,他利用特殊身份,在白色恐怖下坚持为党工作。
杨度之女杨云慧曾这样总结父亲的一生,“一个爱国主义者所走过的道路有时非常曲折。但是,只要他真心爱国,即使像我父亲那样顽固的君主立宪派,最后还是捐弃成见,投身到无产阶级阵营中。”
杨度的“倔”也体现在对子女的教育上,他始终支持孩子们走实业救国道路。
1913年,他将两个儿子杨公庶、杨公兆送往德国留学,临行前,特意叮嘱他们把科学技术学好,回来挽救当时落后的中国。
杨公庶学化学,杨公兆学地质,两人都获得了博士学位,并在学成后回国,为当时中国的实业发展做出了贡献。
“医民救国”理想传之后世
前不久,观潮君前往湘潭市雨湖区姜畲镇清泉村石塘组,试图寻找杨度故居,但这里除了村民的房屋和菜地,只剩下一块石碑。石碑用简短文字告诉世人,这里曾是杨度成长的地方。

▲杨度故居遗址石碑。

村民许世芳告诉观潮君,自己的姥姥曾在杨家做女工,从16岁做到了70多岁,照顾了杨家三代人。
“姥姥说,杨家对村里人非常好,大家有困难去找杨家,基本都能得到帮助。”许世芳说。
岁月轮回中,杨度故居已难见片瓦,但杨度的故事始终在村里流传,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湘潭人。

▲清泉村村民许世芳。

今年25岁的湘潭人张钰汐告诉观潮君,“小时候就听过那句‘若道中华国果亡,除是湖南人尽死’,每次听到这句话时,都为自己是湖南人而骄傲。长大后了解到杨度的经历,也被他的坚持所打动。”
张钰汐正在湘潭大学读书,“我希望自己毕业后,以所学所思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。”
“帝道真知,如今都成过去事;医民救国,继起自有后来人。”杨度在病中自撰的这幅挽联,一方面讲述了自己充满功过毁誉的人生历程,另一方面寄希望于“后来人”。
如今,其子孙后代虽散居世界各地,但都在相关领域取得了成就。
杨度的长孙杨友龙从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,后来任北京市经委总工程师,兼任清华大学教授。
次孙杨友麒成为了第一个到国外去学计算机化工应用理论的专家,回国后,也成了该领域的权威。
沧海桑田,百年转瞬而逝。
站在“杨度故居遗址”石碑前,人们似乎能看到满怀抱负却踽踽独行的杨度。幸运的是,他期待的“医民救国”,被“后来人”实现了。
这座石碑记录着的,不仅仅是一座故居、一位名人,一同被镌刻的,还有那首响彻时代的、朝气蓬勃的《湖南少年歌》。
嘉宾点评:

何歌劲:“少年”实际上是指对整个民族的期待
我们曾长时间把湖湘文化定义为地域文化,其实在杨度的观点里,湖湘文化并不仅只是地域文化,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更是一种标志性文化。
杨度在《湖南少年歌》中所讲述的“少年”,实际上是他期待中华民族能像“少年”般充满斗志和激情,而非仅仅只是湖南少年。


一审|唐炎林

二审|王小杨
三审|肖世锋
本文由观潮的螃蟹原创,转载请注明。
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。
本周热文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